梁伯談539:從鞋底看見命運的軌跡
梁伯的數字哲學:從屏東的烈日到命運的數字
我,梁文雄,一個在基隆七堵修鞋的老頭子,此刻竟身處屏東內埔的豔陽下。 這場風馬牛不相及的旅程,源於一位老朋友的託付,說是要見見年輕時的老鄰居,順道看看他孫子的腳,問問有沒有什麼「特別的」數字。我對這種所謂的「數字」沒啥興趣,但人情債,欠了總是得還的。
屏東的陽光,像是一把過於熱情的炒菜鍋,炙烤著這片土地。 這裡的空氣,和基隆的海風截然不同,少了份濕黏,多了份乾燥的塵土味,偶爾夾雜著南台灣特有的甘蔗與熱帶水果香氣。遠處的工業區,傳來模糊的機械嗡鳴,彷彿是這片土地脈搏的另一種節奏。
我走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,腳步卻異常堅定。 妻子的離世,讓我學會了與孤獨共處,也讓我對「存在」有了更深的體悟。無論身在何處,我的修鞋匠人的靈魂,總是讓我下意識地去觀察,去尋找那些被忽視的痕跡。
突然,一股熟悉的味道鑽入鼻腔——那是皮革與膠水的氣息。 原來,街角有間老舊的修鞋店,老闆是個同樣頭髮花白的老先生。我走上前去,像在尋找什麼熟悉的東西。
「師傅,您這鞋底…」我開口,聲音帶著基隆特有的港口腔,帶著點不經意的職業病。
老闆抬起頭,露出一抹帶著歲月痕跡的微笑:「來,看看這雙鞋底。磨損得倒是挺均勻,就是這腳弓處,有點過度下陷。」
我接過鞋,仔細端詳。 這熟悉的觸感,這熟悉的磨損方式,瞬間把我拉回了七堵的攤位。他鞋底的痕跡,訴說著一個長時間習慣性外八字站姿的男人,每一步都帶著對地面無聲的質疑。我腦中閃過無數個與鞋底對話的夜晚,那些數字,那些預示著明天股市漲跌、抑或只是下一頓飯著落的數字,都在這磨損的紋路裡迴旋。
「師傅,您這是…在看『版路』?」他似乎察覺了我的專業,語氣裡帶著點試探。
我笑了笑,沒有直接回答。「數字,有時候就像鞋底的磨損,你看得越仔細,越能發現它背後的道理。但道理,不一定就是你想要的結果。」
他點點頭,若有所思。「我這裡的數字,說是『不出牌』,說是『避險』。其實都只是想讓生活多了點盼頭。」他隨手拿起一張彩票,上面密密麻麻寫著數字:「你看,像這些,我也不指望中什麼大獎,但求個心安,求個今天能順順利利,別遇到什麼『意外』。」
我拿起那張彩票,看著那些被劃掉的數字。 12, 20, 14, 22, 31, 03, 34, 10, 13, 09… 這些數字,在我的眼中,不再是冰冷的符號,而是承載著人們對希望、對改變的微小祈禱。我知道,對於許多人來說,這些數字是他們在生活的荒謬中,尋求確定性的一種方式。
「師傅,您說,萬一…萬一我選的這幾個『不出牌』,反而中了呢?」他問,眼神裡帶著一絲狡黠,也帶著一絲對命運的戲謔。
我將手中的鞋子放回他手中。 「那也好,」我緩緩說道,「至少證明,有時候,最『不可能』的,才最接近真實。但師傅,生活中的『不出牌』,多了去了。天氣隨時可能變,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…」我頓住了,想起了妻子。
「有時候,最穩妥的『不出牌』,就是順著生活的規律走。 腳踏實地,修好每一雙鞋,就像把日子過好一樣。至於那些數字…」我笑了笑,「就當成是日子裡偶爾跳出來的,一場無傷大雅的遊戲吧。」
我離開了那家修鞋店,屏東的熱浪依舊。我此行的目的,或許並不在於那些數字,而是在於,在一個陌生的地方,遇見另一個修鞋的靈魂,在那熟悉的皮革氣味中,找到了一點點關於「存在」的慰藉。那些數字,不過是生活的注腳。
「對於我來說,每個數字,都是鞋底上的一道痕跡,是命運在我手中留下的低語。我聽,但不必追隨。」
常見問題
梁伯,您怎麼會突然跑到屏東內埔去了?難道是去那裡找什麼幸運數字?
人老了,有時候就是會為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,踏上旅程。哪有什麼幸運數字,我不過是去拜訪老朋友,順便看看那裡的修鞋師傅,聊聊鞋底的學問罷了。
您覺得彩票裡的數字,真的能預測命運嗎?
數字就像鞋底的磨損,透露著主人的習慣和某些生活的痕跡。但它不是命運本身。命運是那雙走路的腳,數字只是磨損的結果。信則有,不信則無,關鍵還是看你怎麼走。
您提到了「不出牌」或「避險號碼」,這是什麼意思?是不是有什麼特殊的技巧?
哦,那是年輕人玩的一套說法。在我看來,就是生活中總有些事,你覺得它不可能發生,或者它極少發生。就像天氣,總有晴天,也有雨天,『不出牌』就是你在算計著,今天大概率不會下雨,所以你敢把被子晾在外面。但天有不測風雲,有時候,最『不可能』的,反而就發生了。
您對屏東和基隆的修鞋文化有什麼看法?有什麼特別的差異嗎?
基隆靠海,比較濕,鞋子容易潮,磨損的方式也有些不同。屏東比較乾燥,熱。但說到底,都是人穿出來的痕跡,都是為了讓腳走得更安穩。師傅的心,都是一樣的,對這手藝,對這日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