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佳儀談大樂透:籤詩說的「貴人」,原來藏在早餐店的日常裡?

苗栗南庄的山城,夕陽正把影子拉得又長又斜。我,林佳儀,一個該在南港早餐店煎蛋的女人,此刻卻坐在這片田埂旁,手裡捏著一張籤詩,指尖感受到紙張特有的、微涼的摩擦。空氣中瀰漫著泥土與草木的氣味,而非南港工業區慣有的油煙與機器的嗡鳴。我為什麼會在這裡?大概是昨天送餐時,那個年輕工程師興奮地說起他 App 的新進展,讓我心裡那團壓了多年的火,又開始悶燒。他說,『佳儀姐,有時候就是要跳脫框架,才能看見新的路。』…新的路?我手上這張籤詩,難道就是我這條老路上,忽然冒出的路標嗎?
「不歸一 勞心力 貴人旁 宜借力」
這組箴言,幾乎不用看旁邊的小字解釋,她已經在自己的人生裡活了三十八年。每一天的清晨,她都像一個精密的齒輪,在煎台上把一份份餐點組裝出去,日復一日。「不歸一」?她的夢想從來就沒歸過一,被家裡的債務切成了碎片。「勞心力」?何止是勞心力,更是勞身體,勞掉了一切可能。那種深沉的無力感,遠比籤詩上的文字來得真實。
她緩緩摩挲著這張籤詩,彩票紙的紋路像是無數微小的、看不見的斷裂,就如同她的人生。數字,17, 33, 39, 41, 45
,在紙面上像一群疏離的陌生人。它們像是遙遠宇宙中「低語的命題」,試圖訴說什麼,但語焉不詳,或者說,她根本不想相信。她對這些預測號碼沒有興趣,那不是她的世界。她的世界是汗水和熱氣,是熟記每個客人「一樣」的訂單。
「貴人旁 宜借力」。她苦笑了一下,眼神飄向遠方山巒的剪影。貴人?除了那個每次來店裡點一份鮪魚蛋餅加玉米,然後講述他 App 進度的小志,她身邊還有誰能稱得上「貴人」?她把自己的時間和青春都「借力」給了家人,結果呢?那場「先凶後吉」的預言,似乎早已在她二十二歲那年,在機場的櫃檯前,就被判決了「凶」,而「後吉」至今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。
沉默的南庄山區,只有微風輕拂過樹葉,像是她「靜默的呼吸」。她閉上眼,不是祈禱,而是將那些嘈雜的現實過濾掉。籤詩說要「尋求合作」。但誰能合作?她和那個年輕工程師,似乎是在做著一種無聲的「合作」:他描繪著未來,她則在他身上看見自己曾經的影子。這不是借力,這更像是一種「替代性的生命體驗」,一份無法明說的「希望如思想的火花」。
那組號碼,17, 33, 39, 41, 45
,在她腦海中不再是預測,而是那些她生命中無法「歸一」的碎片。17,或許是她開始感到不滿的年紀;33,是她發現債務比預期更難還清的焦慮;39,是她對人生「過了半百卻還停滯不前」的潛在恐懼。這些數字,是她用「思想的火花」去解讀籤詩,重新賦予意義的過程。這不是大樂透,這是林佳儀的人生。與其期待一張彩票,不如把握自己能夠把握的。
她輕輕捏緊籤詩,將它收進口袋。明天,她依然會在煎台前,用最快的速度組裝早餐,也許,也會多聽小志說兩句他的 App。那份被遺忘的希望,或許會在他身上,「借力」生長。

常見問題
林佳儀對這次的大樂透籤詩有什麼看法?
她認為籤詩和數字不是用來賭博的,而是對個人人生困境的一種隱喻和反思。她將其解讀為對自身未竟夢想、勞心勞力現況以及「貴人」象徵(年輕工程師)的思考,而非直接的數字預測。
籤詩中的「貴人旁|宜借力」對林佳儀有什麼啟示?
她將「貴人」聯想到店裡那位年輕工程師,視為一種「替代性的生命體驗」或「合作」的象徵,在他身上看到自己曾有的夢想和可能。她也反思自己過去將時間青春「借力」給家人,卻陷入空洞的循環。
她是如何處理籤詩提供的預測號碼?
她完全沒有推薦這些號碼作為投注之用。反而是將 17, 33, 39, 41, 45
這些數字,轉化為自己生命中不同階段的里程碑或心理狀態,賦予它們個人的、象徵性的意義,作為對人生意義的思考。
林佳儀為什麼會出現在苗栗南庄?
她是受到年輕工程師談論夢想的啟發,心裡的火被點燃,想逃離南港早餐店的日常,來尋求片刻的抽離與思考。對她而言,這是尋找「新的路」的一個機會,即便最終只是換個地方沉思。
她對未來的態度是什麼?
雖然充滿無奈與疲憊,但她仍抱持一絲微弱的希望。她選擇把握自己能把握的,在重複的日常中尋找意義,並透過觀察他人的夢想來延續自己的火花,而非寄託於虛無縹緲的彩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