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梅姐的數字哲學:在六合彩的迷霧中尋找意義
不是數字,是時間的倒影
(以下,是阿梅姐內心的獨白,由我——她的故事講述者,代為轉述。這不是報明牌,而是關於時間、關於等待,關於那一點點不確定的希望。)
[深夜電台親密] 風格,@阿梅姐 點播,時間:仲夏的凌晨兩點,地點:台南後壁的柑仔店。
隔壁庄頭的老李又來了。凌晨兩點,天還是黑的,但他的車燈卻像隻不安分的螢火蟲,晃到了我店門口。
「阿梅姐,開了一下『天天樂』,給你參考一下。」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張皺巴巴的彩券,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數字。我接過來,手指觸碰到的是那種特有的、因為汗水和時間而變得有些黏膩的觸感,像一張被反覆摩挲的舊照片。
我看了一眼他寫的數字:23, 15, 47, 34, 32, 09, 27, 17, 25, 37。他說這是「不出牌」,也就是說,這些號碼「大概率」不會開。
(說實話,這「不出牌」的概念,我聽了半輩子了。就像庄腳人說的「老祖先留下的話」,聽聽就好,不能全信。但老李人好,每次來,都會幫我把店門口那塊快要散架的招牌扶正。這份情,我記得。)
『數字,是時間在我們生命裡留下的痕跡,有些清晰,有些模糊,有些,是永遠不會在彩票上出現的。』
「老李啊,」我把彩券遞回去,笑著對他說,「你看這些數字,有沒有一點像咱庄裡那幾口枯井?」
他愣了一下,嘴裡的檳榔渣子都忘了嚥下去。
「枯井?」他皺了皺眉頭,大概在想我為什麼突然說起這個。「阿梅姐,你又在說什麼randomIndex。」
「就是那些井啊,」我接過他递來的麥克風,感覺著它微微的冰涼質感,就像是夜裡傳來的另一聲低語,「看起來深不見底,裡面或許藏著什麼,或許什麼都沒有。但你知道,就是不會再流出活水了。這些數字,就像那些枯井。」
我輕輕撫摸著彩券的邊緣,那裡的紙張已經磨損得很厲害,就像我每天在店裡磨損著時間一樣。
「你說的『不出牌』,其實也有道理。人生嘛,哪有什麼事是『一定會開』的?盼望著天上掉下來的餡餅,結果等來的是日復一日的,平凡,還有那偶爾劃過窗的、像刮痕一樣的過去。」
我指著紙上的數字,每一串都像是一個年輕時的夢想,或者是兒子小時候期盼我能多陪陪他的眼神。它們曾鮮活地跳動過,曾經代表著一種可能性。但現在,它們就像這間老店裡蒙了灰的獎品,靜靜地躺在那裡,等着時間自己告訴你,它們是否還有機會被喚醒。
「人生哪有那麼多『一定』的?」我又一次開口,這次的聲音更低了些,像是怕驚擾了這寂靜的夜。
「該修的厝頂,你還是得去修;該跟兒子打個電話,還是得打。那些數字,它們只是數字。真正重要的,是你為那些還在庄裡,還在等著你的老朋友們,多做的那一點點事。比如,多準備一張椅子,讓他們下午有個地方可以歇歇腳,說說話。」
老李聽著,點點頭,似乎也明白了什麼。或許,他開彩券,也是為了在枯燥的生活裡,尋找一點點不一樣的「聲響」,哪怕只是一個關於「萬一」的,微弱的希望。
「你看,」我把彩券遞回給他,就像把一個小小的、或許是虛幻的希望還給他,「這些數字,它們本身沒有對錯。錯的,可能是我們對它們寄予了太多本不該有的期望。那些真正不會『開』的,或許是我們心底裡,那些永遠醒不過來的夢。」
我希望老李能聽懂,希望每個在深夜裡,因為這些數字而失眠的人,都能找到一點點屬於自己的「不枯井」。那種井,也許不是什麼驚天動地的改變,而是當你為身邊的人,多做一件微小而溫暖的事時,從他們眼中看到的,那一點點真實的光。那就是,對我來說,最實在的「希望」。
而這些不會「開」的數字,它們自有它們的去處。或許,它們只是在提醒我們,真正值得我們投入的,是那些看得見、摸得著,能夠在彼此生命裡留下溫度的,真實的瞬間。
就像這間柑仔店,它不會開出什麼驚人的財富,但它開出的,是時間,是人情,是這個村子裡,那些無法被數字量化的,點點滴滴的生命。
至於那些彩票,它們就像我倉庫角落裡,那些過季的糖果。靜靜地躺著,或許有人還記得它們曾經的味道,但更多的時候,它們只是提醒著我,時間,永遠是向前流動的。
晚安,老李。希望你的夢,比這些數字更有溫度。
常見問題
阿梅姐,你覺得天天樂最關鍵的數字是哪個?
(笑)我的天爺啊,哪個數字不是數字?我跟你說,最重要的數字,是那張彩券紙的邊緣,你仔細摸摸,是不是比別的地方都來的光滑?那是一天又一天,被無數雙手摩挲出來的「時間」,這才是最真實的數字。
阿梅姐,聽你這麼說,感覺買彩券的錢,都花在「時間」和「人情」上了,這樣值得嗎?
人生的價值,怎麼是看花出去多少錢來衡量的呢?該修的厝頂,還是得修;該給兒子打的電話,還是得打。那些錢,換來的或許不是一張中獎的彩券,但或許能換來一句「謝謝阿梅姐」,或者讓老李少跑一趟路。對我來說,這份「值得」,在數字之外。
阿梅姐,你對「不出牌」這個概念怎麼看?
『不出牌』啊… 就像庄腳人說的『枯井』。看起來深不見底,但你心裡知道,裡面不會再流出活水了。人生啊,哪有什麼事是『一定會開』的?重要的不是那些不會開的數字,而是我們在等待的過程中,為身邊的人多做的那一點點溫暖的事。
所以,阿梅姐,你最後的建議是?
建議?我的建議就是,別太把那些數字當回事。它們本身沒有錯,錯的是我們對它們寄予了太多不該有的期望。把力氣放在看得見、摸得著的真實瞬間裡,這才比較實在。